對於兩岸“文化ECFA”有什麼構想?
2012年6月,林富男在首屆兩岸藝術新天地論壇上,倡議兩岸盡早簽訂“文化ECFA”,以此推進深度文化交流,增強文化連接。他在此次採訪中也向記者表示,兩岸應該加深文化交流。他說,迄今為止兩岸已簽訂了經貿上的18項協議,在這個過程中,曾經引起過很多爭議,然而事實上,每一個協議都確實為台灣人帶來很多福利。
他表示,在台灣這樣一個多元的社會,政府與大陸方面簽訂任何一項協議,都肯定會出現不同的聲音。大陸高層應該理解。兩岸就如同一個家庭,一家人要置辦新的房子,家庭成員還會有各種問題各種看法,有時候連牙膏怎麼放,夫妻有時都會爭論半天,甚至還會吵架,台灣多元的社會如是乎。簽訂任何一個協議,大陸要充分理解台灣的不同聲音,有些人不管你怎麼做,他們都會有意見,他們是為反對而反對,但是,不管這些人怎麼說,如果協議對台灣有利,那政府和立法機構就應當去做,去推進。
“當時討論簽署ECFA的時候,反對聲浪比現在還大,但最終還是簽了,事實證明,ECFA給台灣農、漁,觀光等各級產業都帶來了福利,”林富男說,“現在服貿協定也是在爭論,但是如果連服貿協定都簽不了,那麼,台灣又如何在下一步同新加坡簽訂FTA,如何同東南亞國家簽訂“東協+2”呢?”
“兩岸親兄弟都沒有先緊握雙手,台灣如何接軌國際?”林富男說道,無論是“外交”還是經貿,如果兩岸不合作,台灣將不知何去何從。
林富男說,他倡議兩岸簽訂非關政治的“文化ECFA”,是想讓兩岸的文化能夠加深交流和理解。
林富男說:“南台灣的民眾其實是非常熱情好客的,我希望借以文化的平台加深南台灣同大陸的交流,那如何加強文化交流,簡單來說,就是希望大陸的人來多一點!多來吃吃飯,多來走走親。”他表示,很多人會誤以為文化的背後就是政治,後者即是“統獨”的問題,如果真要以這種邏輯來想,那全世界的男女都不用結婚了,因為如果在結婚之前都已經做出了“一定不幸福”的前提假設,那麼,凡事如此想,還有什麼事情是能做成功的?
他補充道,近期已經就簽證“20+3”的問題與台灣“內政部移民署署長”做了進一步溝通,對方已表示會盡力縮短周期。兩岸認知上的差異,畢竟是要通過多加往來解決的,海協會會長陳德銘近期訪問高雄,絕大多數的高雄民眾都歡迎陳會長的到來,然而,仍然有人向他的座駕投擲杯水,林富男認為,這是非常不禮貌的行為,應當予以譴責。
林富男認為,陳德銘會長是能以包容的心態看待台灣多元社會,台灣人常講“遇水則發”,或許座駕被杯水淋到,兩岸關係的發展或許會迎來新的發展階段。
在談到台灣和韓國文化產業的交流,林富男介首先紹了台灣的“7835文化發展計劃”。
據林富男介紹,台灣“7835文化發展計劃”是就台灣全島總共7835個村落的範圍內,打造每一個村落自己的文化背景,縱然是社區的總體營造,其目標是用文化來提升民眾的生活品質,用文化來深化民眾對於社區和地區的認同。他認為,這絕對是一個正確的方向。
而韓國的文化確實有很多地方與華人世界的文化雷同,林富男表示,我們知道,韓國和中國有一种爭論,那就是孔子到底是哪的人?當然我們知道孔子祖籍在中國山東,但這也是文化雷同的一種表現,而對於認同的差異,我們應該相互包容。
林富男說,台灣沒有代表台灣自己的服裝,而就整個中國而言,至多我們只能提到唐裝,然而,韓國卻擁有屬於自己的禮服,尤其是女性的傳統服飾,很明顯能看出這樣著裝的是韓國女性。因此,在文化發展的部分,中韓之間是可以互相學習借進的。
林富男認為,文化的認同和包容取決於頻繁而廣泛地互動,當前兩岸的交流,正在融合因過去六十幾年隔閡而造成的差異。現在很多台灣人到韓國旅遊,但韓國人來台灣的則不多,如果韓國人也多去台灣走走,則可以讓他們從另一個層面了解到傳統的中國文化,這也間接地促進了兩岸文化交流。
如果中韓第二階段自由貿易協定早於兩岸服貿協議生效,是否會影響大陸市場的台灣業者?
林富男認為,就台灣方面而言,兩岸服貿協議在島內是一個非常嚴肅的議題,台灣的中小企業都期望兩岸服貿協議能儘快地通過,但礙於台灣“立法院”一部份的產業代表,和一些民進黨民意代表的想法,使服貿協議的進程開始出現倒退的趨勢。而台灣的觀光產業者,當然希望協議能儘快地通過,因為它會為台灣帶來更多的人流和金流,這正是台灣目前最欠缺的。
就韓國方面而言,過去韓國國內擔心兩岸過早地簽訂服貿協議,會影響到韓國的產業,現在情況倒轉了過來。憑藉朴槿惠總統的勤力,以及她傑出的國際外交手腕,中韓的步調邁在了兩岸前面。
目前,中韓第二階段的自由貿易協定所針對的領域,主要集中在非爭議性的農業領域,如果僅限於這一部份,那對台灣的影響還不算太大,但是未來如果在更敏感的深化區域,韓國仍然先於台灣同大陸簽訂協議,那麼,大陸台商產業所受到影響就真的很大了。
林富男希望,考慮到兩岸之間血濃於水的情誼,兩岸服貿協議能趕在中韓簽訂第二階段自由貿易協定前生效。
在廣告行銷領域,韓國的國際企業是否有值得台灣中小企業學習借鑒的地方?
林富男認為,文化輸出可以傳遞一個國家的形象,韓日的電影電視行銷策略,已經成功地攻佔了華人世界,所謂的“韓流”和日劇,在台灣相當地普及,連在台灣政壇,很多人都會拋出韓劇的情節進行討論剖析。
他提到,上周在香港出差期間,看了一個小時的當地電視節目,他發現中國大陸、韓國還有澳門的廣告均有出現,卻唯獨沒有看到台灣的廣告。因此,他特別想對台灣“文化部新聞局”和“交通部觀光局”提出呼籲,台灣的行銷做得太少了!尤其是在香港,香港是台灣的第三大客源地,地位重要,而台灣所做行銷推廣竟然這麼的少。因此,他認為韓國成功的行銷模式當然值得台灣借鑒和學習。
林富男指出,台灣的中小企業當前主要面臨三個問題:第一,因為規模有限,企業留不住優秀的人才;第二,資金不容易取得,因為大多數中小企業都是家族繼承的模式,若想貸款都須以房子作為抵押,因此經濟規模無法做大;第三,整體行銷有困難。然而,台灣的中小企業又具有一個共同的特質,即懂得創新,能夠將自己傳統產業的部份進行轉型,耐力強。因此,在亞洲金融危機和次貸危機發生時,韓國的企業遇到了嚴峻的挑戰,而台灣則能在動亂中平穩度過,這來自於台灣中小企業的韌性,以及華人所獨具的民族性。
中小企業占到了台灣企業總數的97%,其中,具有外銷能力的僅占20%,剩餘80%是內銷,然而說到內銷,台灣的人口只有2300萬,因此,台灣這麼多具備優良品質的產品,為什麼不能打開外部市場?說到底,就是因為行銷做得太少,因此,台灣的行銷必須進行整合。
林富男表示,台灣從事中小企業的人口有1043萬,在這1043萬人中間,有25%是做老闆的。因而,台灣中小企業的優勢在於規模龐大,而劣勢是不能像日本和韓國一樣,以大品牌、大行銷的方式走向國際。現在,朴槿惠總統也提出希望發展韓國的中小企業,而林富男認為,發展中小企業需要具備華人的性格——勇於去冒險,同時有積蓄和存錢的觀念。因此,韓國的大型企業和台灣的中小型企業,是韓台區域間可以互補的地方。
如何評價當前台韓經貿、文化交流關係?
林富男說:“談到台韓經貿,和觀光又不一樣了,當前的台韓經貿交流是台灣出超。”
林富男坦言,韓台在經貿合作方面,能夠合作的部份其實是十分有限的。因為韓國的產業做得很大,外銷的產品比內銷的還要便宜,這是韓國的國家策略,而台灣當局則沒有這樣的補助,因此,在經濟合作方面,他期待朴槿惠總統對於採購和貿易往來的部份,多關注到周邊的區域,多關注台灣。
他補充道,“文化交流是台灣和韓國之間最容易往來領域,“韓流”已經吹遍全台灣的每一個角落,而韓國人對台灣的瞭解則不是很深。”林富男提議,希望今後韓劇也能夠來高雄取景拍攝,他代表南台灣觀光產業聯盟表態,願意提供所有免費的住宿,以及交通上的便利。同時,也希望台灣藝術研究院的作品,能夠儘快能到韓國進行展覽,增進相互間的文化交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