自上20世紀60年代起,歐美普普藝術產生後,西方藝術界又一次地發生劇變,充滿流行元素、貼近世俗生活的普普藝術作品,以及各類前衛的觀念藝術,開始進入人們的視野。台灣於二戰後受西方思潮影響,也於80、90年代開始流行新興的創作手法,傳統藝術相較之下則逐漸式微,筆者認為,雖然當今藝術創作型態多元,但傳統與現代流行之間的關係不應斷裂,而是延續、傳承與創新。
什麼是流行?台灣當代藝術中是否存有所謂流行的風格?再者,流行是不是就等同好?就是美的呢?這些問題或許沒有標準答案,但可以確定的是,流行的概念之一即包含「變動的」、「短暫的」、「易被遺忘的」。在這樣的定義下,藝術是否應該追隨流行?甚或成為流行的一部分?這便牽涉著人們對「傳統」與「現代」的認知、見解和偏好。
支持傳統藝術的人認為,藝術應是高雅與美學品味的代表及象徵,藝術更隱含著永恆、神聖等精神意義;偏好流行或現代藝術的人則普遍認為,藝術應反映時代變動,描繪人們所處的瞬息萬變的生活。
探究人們對藝術不同見解與聲浪,在歷史發展演變下不斷推演,若回顧西方藝術史的流變歷程,我們會發現,每個時期流行著不同的藝術風格,每種風格或主義均是對前一時期所流行的風格進行提問與回應。例如印象派改變過去的寫實技法,將更真實的光影效果帶入畫中;立體主義將畫面重組,打破繪畫的單點透視傳統。這些轉變都有一個共通點-任何流行風格均仰賴傳統的基礎而得以實現。
因此,放眼當今的藝術現況,多元紛呈的藝術創作形式如雨後春筍般湧現,包含裝置、行為、錄像…等,如百家爭鳴一般在藝術世界各自開放。面對看似眼花撩亂、自由無邊的藝術世界。筆者,更期待人們重新檢視自身傳統文化藝術的意義與價值,在擁抱多元的同時,也不忘記傳統所蘊藏的深刻意涵。
中國大陸文化和旅遊部近年便積極推動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各類項目,結合各地美術學院的資源,有系統地要將傳統藝術文化再次復興、確立傳統工藝在當代的文化價值,因此大陸的文化圈逐漸掀起一股非遺熱、水墨熱、工藝美術熱,舉凡傳統國畫,或茶道、香道、古琴、禪修等,傳統復興已成為熱門關鍵詞。
今2019年1月台北舉辦的水墨現場藝術博覽會,也可看作是東方傳統藝術逐漸被重視的現象,博覽會中可看到傳統水墨的各種當代表現,十足印證了傳統本身即擁有無窮的能量,足以在市場中被廣泛接受。
筆者所經營的台灣藝術股份有限公司(8479)過去也曾與台師大美術系合作,由該校博導教授陳淑華帶領33位美術系所碩博士生,創作「台灣意象」漆藝彩繪作品,闡揚漆畫藝術之傳統文化特色,藉此深根本土文化藝術,體現台灣在地生活情感及台灣文化藝術的新價值,這些作品更開發成馬克杯、金門高粱藝術酒瓶等文創商品,都在藝富網電商 artrich.tw 展示,讓傳統工藝創作延伸到生活的應用層面。
綜上所述,筆者期許當今的藝術發展是建立在一個穩定、可靠的理論基礎之上,傳統藝術即為一種歷經時間與社會評斷後仍保有地位和價值的存在,流行藝術風潮可以迅速的得到市場反應與回饋,但也不應遺忘當代的成果均是建立在過去的傳統基礎之上,傳統藝術如何在當代獲得更高的文化認同和附加值,是未來我們要努力的方向。
作者:林富男
高雄師範大學藝術學院講座教授、廈門集美大學美術學院終身客座教授,現任”行政院”顧問、臺灣藝術研究院院長、南台灣觀光產業聯盟總召集人、台灣藝術股份有限公司8479董事長、高雄漢王洲際飯店集團總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