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2018台灣國展》
 
序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2018年,台灣國展正式邁入第15個年頭。一個由民間企業支持、辦理的全球性美展,特別又是限定在「油彩」媒材、且具主題限制「台灣之美」的競賽性美展,竟能持續辦理15年的時間,且始終維持一定的參賽人數與獲獎品質,委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。這當中主事者的堅持與用心,必是關鍵所在。

為什麼是「油彩」?這不需要什麼理由,只是一種選擇與邏輯。選擇可能來自主事者本身對油彩的喜愛與信仰;邏輯則是:不同的媒材,沒有相互比較的必要與合理性。「油彩」既不應和「水彩」相比較,「油彩」也不應和「水墨」、乃至「膠彩」相比較,更不應拿來和「雕塑」相比較。此理甚明,但偏偏犯這種邏輯錯誤的競賽性獎項,卻比比皆是。

在藝術的專業上,甚至同樣是「書法」,楷書也不應該拿來和行書作比賽,更不可能拿來和草書或大篆作比較。然而坊間這種比賽卻處處可見,就像「選美」比賽中,不比美貌(怕違犯狹隘的道德批判),卻比「才藝」;而「才藝」的比賽,又拿舞蹈去比鋼琴演出。荒謬之事,常年演出。台灣國展的限定「油彩」,理由未明,但邏輯至清。

至於「主題限制」,比賽簡章清楚地規範:「以台灣的人、事、物、景為主題,參賽者須對台灣的歷史、社會現狀或未來想像,透過藝術表現對台灣文化、土地、人文與環境營造的思維與視野,並能表徵台灣精神的作品。」關於這點,主事者似乎始終掙扎於這樣的決定是否應予調整或放棄?

個人以為:台灣國展之為台灣國展,即在於此一精神與目標的堅持,即使以企業經營的立場論,這是企業品牌與市場區隔的必然;去除此一堅持,台灣國展又如何不同於其他競賽展?

或有論者擔憂:創作者是否容易因主題的限制,而落入純視覺題材的呈現,而少了真正主題內容的挖掘與捕捉?此憂慮或許正確,但問題卻不在創作者,而在評審的問題。因此,評審的結構與組成是重要的。如為表示公正而評審委員年年隨機遴聘,也就形成評審認知年年隨機浮動、難以延續、貫穿的現象,無法形成傳統。這是一個值得再審思的重要課題。

延續了15年的台灣國展,也需要對這15年間獲獎作品的「台灣認知與精神」,進行必要的整理、研究、詮釋與評論。至少如何分辨「題材」與「主題」的不同?應是參賽者和評審者都必須持續反思、論辯的基本課題!
 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國立成功大學歷史系所美術史教授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蕭    瓊    瑞